01.門
a、考慮設備和殘障人士進出,門寬度應≥1100mm。
b、在醫(yī)務人員頻繁穿過門的區(qū)域,建議使用全返型門把手,以免掛住工作服的口袋,絆住工作人員。
c、門的開合旋轉要注意病人隱私的保護,比如:透過檢查/治療室開啟的屋門,防止從外向內看,可做一些相應的預防措施。
02.走廊寬度
公用走廊的寬度≥1600mm,員工專用走廊寬度≥1200mm。
03.天花高度
公共區(qū)域天花的高度≥2400mm,需要天花上安裝設備的房間應保證天花的高度足以滿足設備的使用需求。
04.裝飾材料
內部所用的材料要具備耐用性、防火性,并易于清潔和消毒,不是一味的注重美感。
a、地板的材料要耐磨、易于清洗,邊緣切口應當齊平減少跌絆風險。
兩種材質之間的開口,必須進行密封,特別是踢腳線與地板之間、工作臺和墻壁之間、櫥柜和地板或墻壁之間、放置在地面上的固定設備和墻壁之間,減少材料交接處的縫隙以免細菌傳播感染,建議用PVC地膠地面,踢腳處上卷處理。
b、有可能直接接觸病人或血液、體液的區(qū)域,其墻面飾面需要采用耐擦洗、抗菌、防滲無縫材料,以免產生灰塵和細菌污垢滯留,可采用抗菌耐擦洗的乳膠漆、墻布、冰火板、抗倍特板等。
c、使用墻體護角來避免銳利、凸出的墻角,護角應抗菌耐用、可擦洗。
d、需要加裝玻璃材料的門窗或隔斷應選用鋼化玻璃或有機玻璃材料,防止在破裂后產生刃口,對人造成傷害。
e、工作臺表面同樣也要是無縫的,并對末端進行覆蓋,防止污染物堆積,便于清潔。屜內應有器械分格,無菌物品收納應方便合理。
f、洗手臺應配備感應龍頭、感應洗手液、感應消毒液,以及手部烘干裝置,無需手部接觸。
g、還可以設置一些裝飾品,來緩解患者的緊張情緒。
05.人體工程學
a、各種治療器械的操作、延伸尺寸,比如旋轉長臂的前、后、上、下所延展的空間。
b、醫(yī)生椅需要采用方便調節(jié)高度的座椅,坐墊不宜過大,直徑在350mm左右,靠背可以360°獨立旋轉提供手部的支撐。
06.院感防控
a、工作臺、手機柄、吸引器柄等應覆蓋一次性防污膜。
b、牙科綜合治療臺及其配套設施每日清潔、消毒、遇污染應及時清潔、消毒。
07.通風系統(tǒng)
a、排氣裝置需設置在外部,沒有排出的氣體再流通進入氣體建筑的風險。
b、出口的設計應避免動物的進入。
c、通風系統(tǒng)的新鮮空氣供應量不得低于5-8升/秒/每名使用者。
d、保持自然通風,必要時紫外線滅菌,如有空氣消毒機就不需要配備紫外線消毒。
- 口腔醫(yī)院的布局分析、特色空間拆解及尺度細節(jié)-

相關內容: